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不出意外,建行辟谣了!

媒体传的太厉害,逼得建行赶忙辟谣:“我行房贷政策,还是原样,首套首付3成,二套7成,不可能出现二套首付‘变3成’的情况”前脚,央行说,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后脚,国有大行建行,就把二套首付,从7成降为3成了。你觉得,这可能吗?

 

不过,不要怪人家媒体!

笔者和建行深圳分行比较熟,它们推出了很多“复工贷”系列产品,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等,很点赞!但是,近期悄悄推出的这款产品——“抵押云贷”,确实有漏洞。尽管这款产品,针对的是中小微的抵押经营贷,但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给炒房创造了条件。

 

2018年,各地堵上了“企业购房”的限制,包括深圳,企业禁购住宅。原因就是,现在注册企业零门槛,只要你愿意买,开发商、中介帮你办理注册、流水、账户等手续,一切都不在话下!现在,很多对个人限售的商务公寓,还是可以实现个人购买的,服务是一条龙的。

 

建行的这个产品,不仅可以实现房产“二押”(加杠杆),利率还较低,正常二套房贷的利率是5.35%,“抵押云贷”二押的利率5.28%,比房贷利率还低。你说,这不是逼着大家去炒房吗?

 

2.

再说,这个产品,利好的还是有房产的中小微。没有房产的,再困难,岂不是也无法得到纾困了?这不就是变相告诉大家,这一轮货币宽松,是给“有产者”造富创造条件吗?还是变相鼓励买房吗?因为,有房子、有资产,才能获得货币宽松带来的溢价,这与过去几轮宽松如出一辙。

 

其实,中小企业的难题,是全球共性。因为,中小企业缺乏谈判能力,缺乏抵押物,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疫情下,纾困中小微,需要的是平等的条件和环境,需要的是充足的贷款规模。

 

对中小企业,利率高一些,也没问题,只要不是高的离谱,比如15%以上。因为,这是中小企业天然的融资缺陷决定的,它们也接受。很多小企业朋友,它们想以比市场利率高20%获得贷款,都很难!真得,不需要特殊对待,一旦特殊对待了,资金就要往红利更大的地方走,比如房产。

3.

当然,也不能怪建行

今年,经济社会目标要完成,但纵观“十三五”,约束性的指标是环境保护、教育、脱贫等,GDP指标是预期性的。但怕就怕,分指标、摊任务,到了地方,就一拥而上了,这是多少年来没改变的逻辑。因为,从需求侧发力,容易出政绩,总要比搞“去产能”、“去杠杆”来的轻松。

 

你想,放在去年,你要搞宽松,比如非限购地区降低首付,搞购房补贴,行吗?显然不行,肯定会被叫停的,父母官还可能会被问责的。但现在不一样,有了“疫后重建”这杆大旗,有完成经济社会指标任务的压力,很多就可行了。所以,趁现在的良机,赶快行动,宜早不宜晚。

 

早了的,既往不咎,晚了可能就被叫停了,这是过去的经验教训。所以,不怪建行。去年一季度到4月份,融资政策宽松了几个月,各机构拼命抓注这个窗口期,地产信托大放异彩。5月初,银保监发布23号文,闸口关紧了,前面放了的,也就放了,后来者就没有机会了,怪你不识时务

 

4.

你看,近期浙商银行不也这么干了吗?“宇宙第一大行”不也在这么干了吗?“疫后重建”+经济目标,地产“三稳”妥妥的。有地产抵押,早点放贷,房贷也好,抵押也好,都是好的贷款项目。所谓,年初放贷、年尾收益,银行深谙此道。等到其他银行都开始推,蛋糕就没那么大了。

 

说句实在话,要求银行做没有房产抵押、地产抵押的贷款业务,国外可能有,但中国的银行还没有学会。所以,逼得国家只好给每个银行下个任务,规定今年中小微贷款比例不低于30%!但是,既要贯彻政策,又要赚钱,怎么办?拿房子来抵押吧,反正房价不会下跌的!

 

近期,受部分地区楼市政策放松信号的刺激,A股地产板块集体拉升。与地产行业高度相关的建筑、钢铁、建材、煤炭、工程机械等板块,均位列今日涨幅榜前十位。可见,市场在猜政策,也在赌政策放松。因为,只有地产松了,上下游活跃了,整个信用、产业链,才能循环起来。

 

5.

各地都在纾困中小微,还抛出击败项、上千项的基建投资计划。你想,连续几年“减税降费”下,地方不依赖地产?所以,市场赌政策宽松,这是有道理的。

 

迄今为止,为应对疫情,国务院层面,推出的各项政策举措,加起来超过100项。若加上各地政府针对当地经济稳定和企业复工等采取的优惠政策,就数以千计了。而且,现在各地轰轰烈烈的“上项目”计划,还在接踵而来。疫情,真的只是短期影响,纾困即可,真没必要搞那么大动作。

 

再说了,如果需求真没那么大,这么大刀阔斧地干,最后的结果,就是该淘汰的,活下来了,新一轮产能过剩,房价上涨。当下,百姓在赌、银行在赌、机构在赌,拭目以待,我们真不希望是再发生!

 

原创作者:李宇嘉

 

微信公众号:李宇嘉地产笔记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