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

龙头房企的董事长,要承担更多,包括山呼海啸般的舆论,比如宇宙第一的碧桂园杨国强,比如根植精英基因、对行业和市场判断超人一等的万科。郁亮要解释的太多了,至于王石10年前的「拐点论」、5年前的「最先倒下的是万科」等引起众怒,但事后被证明是「矫情」的言论,郁亮管不了了。因为「教父」说的,按照传承来讲,他那个层面是不能挑毛病的。

 

王石「卖拐」、郁亮「售银」、王石「要倒下」、郁亮「活下去」。现在看,既未倒下,活的还很滋润。郁亮的「白银时代」、「活下去」、「巩固基本盘」,尽管是万科危机感驱动的战略释然,但很多人看来,相比王石,还是原来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貌似说给别人听的。“真理越辩越娱乐”的时代,郁亮要承受压力。

 

2.

白银时代的「预言」,误导了多少开发商?我去年在重庆与一家全国TOP20的房企高管聊天,谈到2015年企业销售业绩惨淡。对方说,2012-2013年业内在传白银时代,我们也跟着去搞多元化转型了,2015年的市场踏空了。众所周知。2012-2018年,才是楼市群雄崛起的时代。

 

 

2012年郁亮抛出“白银时代”以后,楼市随即迎来量价暴涨,也是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千亿房企“扩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启2012年千亿房企只有4家,2018年达到30家。千亿是什么概念?「大而不倒」,融资低成本、市场话语权、政府「座上宾」。对企业来说,千亿是梦寐以求的,因为强者恒强的年代,上了千亿,就稳了,难道这不是黄金时代吗?

 

对这个误判,郁亮貌似未解释。你不解释不要紧,意见领袖预言,影响太大了,估计2012年以后开始盲目转型的,或多或少,受到「白银时代」的影响。等到2014年地产新周期来临时,慢一拍的不在少数。我估计,像王健林、潘石屹、宋卫平等,原来排在TOP5的,现在五味杂陈。

 

3.

紧接着,郁亮的「活下去」、「巩固基本盘」又相继新鲜出炉。我也相信,这都是内部讲话,都是危机感驱动的战略使然。优秀企业都有忧患意识,比如华为教父任正非说,华为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近期万科学习的微软也一样,比尔盖茨更早的时候也说,微软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

 

问题是,有人总结郁亮「活下去」后的万科表现,得出结论「不要看万科说什么,要看万科作了什么」。2018年,万科总共收购了208 家公司,合计收购对价人民币 393.9亿元。而且,9月刚说完「活下去」,10月就吞并了危机中的华夏幸福10个项目,到底是谁要「活下去」?

 

4.

郁亮必须要做出解释!

「活下去」的动机是什么?

「巩固基本盘」是不是要放弃转型?

于是,就有了股东大会前的「致股东信」,就有了股东会上的舌辩众媒。我认为,「致股东信」是近年来少有的,对市场前景、企业转型研判的牛叉报告,建议大家好好读几遍。

 

郁亮的话很明白了,要在漫长的白银时代开始转型。若等到青铜时代转型,错一次就死,就等着进坟墓吧!所以,就有了以「活下去」的战略激励万科员工。但是,不管向哪转型,不可能再找到像地产开发这样,客单价以百万计、可标准化快速复制的业务。

 

中国经济已告别投资推动,告别靠上项目、拉固投的时代。未来,能支持出现千亿级企业的实体经济领域,本身不会特别多,尚未饱和、仍有进入空间的更只是其中一部分行业。至少需要建立六个千亿级业务,才能再造一个今天的万科。所以,万科对自己彻底转型,着实是悲观的。

 

5.

既然没把握,白银还是贵金属,那就先赚几年钱再说。说实话,地产界大佬们,赚惯快钱、赚惯「跑马圈地」的钱,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搞实业?郁亮的困惑,是所有地产商的困惑。即便思想放飞,身体也不允许啊!再说,享受20年地产红利的大佬们,要不干的是项目简单复制、要不干的是资本运作,你说说,这与哪门子实业有瓜葛!

 

再说,这几年干实业干跨了多少,而地产干跨的还真不多。所以,大哥想赚钱,跟着大哥跑的小弟们也想赚钱。目前,地产红利尽管不多了,但还在高位。抓紧机会,红利能吃多少、先吃多少,吃完了再转型。所以,就有了万科一边呐喊出「活下去」,一边该干嘛干嘛,与其他开发商无二致。

 

 

 

6.

所谓「巩固基本盘」,好听的话,就是住宅、租赁、物流等,每一块主业都要做好做实,都要集聚,挖掘客户需求,练好经营管理的内功。说的不好听点儿,就是现在“名产业、实地产”的插边球搞不下去了。近几年,文旅、小镇、科创、养老等,地产衍生的业务非常多。但是,明理人都知道,表面是产业,内里是地产。

 

一则,前面说了,多数开发商是不懂怎么搞产业的。二则,即便知道怎么搞产业,这几年赚惯了快钱、大钱,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吭哧吭哧、费力劳心地搞实业呢?三则,即便怎么搞,都没有地产来钱快、来钱容易。所以,凡是地产商接触的产业项目,多数走歪了。

 

难道,万科原来不知道要「巩固基本盘」,现在就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时候提出?本质上讲,“房住不炒”开始深入。另外,过去资金无限制地接济,甚至和地产商一起合谋,套国家的利、套政策的利,分享泡沫红利。现在,资金也开始回归实体了,杠杆也不再支持了。天不时了、地不利了,聪明的万科怎么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接下来怎么做,一目了然,门清!

 

【新鲜出炉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此文时,请与我们联系授权,并在正文前署名及注明出处】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