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创作者:李宇嘉

微信公众号:李宇嘉地产笔记

 

微信朋友圈,估计有20个熟人或媒体,都在问我同一句话,“是真的吗”?凭多年从业的经验判断,加上直觉的思维,短期一定是假的。但是,我的后半句——“中期内就不好说了”,还未发出去,那边就秒回,短期不出政策就行。我那朋友在外地出差,爱人打电话给他,说深圳要出调控政策了,新深圳人(刚刚落户)5年社保才能买房,叫他赶快回来买房。

经常说,以讹传讹、妖言惑众,但从来没发现谣言的威力竟有这么大。74日(周六)下午2点开会,77日行业协会辟谣称,“不实传言被有意识扩散,不负责任的催动楼市成交紧迫氛围,误导短期内二手房周网签数据环比上涨40.7%”。也就是说,只过了一天多一点时间,楼市就受到传言影响而放量,可见众口铄金(谣言能融化金属)的说法,确有其事。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经常看到家里人背米背盐回来,老爸神秘地说,“都说盐巴要涨价了,我把一个月的工资都花了”,脸上满是喜悦。现在,可能会有同类案例,听说调控政策要来了,我把房子背回来了,把积蓄都花光了。怎么想,怎么觉得很诡异,盐和米要涨价,所以提前屯几袋子回来。调控要来了,房价不是要跌了吗?怎么会急慌慌地冲进楼市呢?

再说了,即便跌个10%,那也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损失。深圳的白领们经常说,我一辈子赚的钱,都没有自家房子涨的多。可见,市场有一个顽固不化的烙印,“调控不是真心的”。否则,大家就不是冲进楼市了,而是做相反的操作,趁股市正在风头上“卖房炒股”。历来,调控就是让门口越来越窄,你进不来就享受不到以后的楼市红利了,调控惯性认识一直未变。

行业协会出来辟谣调控,这还是第一次。不过,想想也正常。二手房市场,从来都是中介、经纪人、自媒体(多是独立经纪人)主导的,政府连基本的数据都不掌握,所以第一责任人就是协会了。协会的辟谣,有三点意见,消息是假的,不要瞎散播,传播已造成海量“抢末班车”进场了。辟谣辟的有些暧昧,岂不是说,放心,不会出调控,深圳购买力很强大。

结果是什么?大家对深圳楼市更有信心了,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就像我老爸背米和盐那样轻松。市场是很聪明的,“稳字当头”的基调不断被强调,事实上就是给买房一个正收益期权,做了一个隐性的背书。对深圳来讲,“稳字当头”的基础上,对楼市还有很多诉求,比如轨道交通要大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要大开发(光明区)、教育医疗要“补短板”等。

逻辑是这样的,原来深圳是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上突破,给全国提供经验。现在,深圳可谓“三区红利”,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与其说是红利,不如说是责任,即带领周围小兄弟们一起发展,打造中国最重要的“增长极”,以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大循环。所以,当过去十几年高光的行业(金融、互联网)难续高光时,地产这个利器再次拾起。

其实,这绝非依赖地产、绝非违背“房主不炒”,设计是挺精密的,土地源头上“双竞双限”,让有钱人给城市的新使命“买单”,既输血了实体,又贯彻“房住不炒”。但奈何,市场运行机制太复杂,而深圳楼市又是个大资金觊觎下的“小盘股”。长期突破式的创业模式下,奖励的是饮“头啖汤”的,甚至是胆儿大的。所以,每有利好,红利尽快吃尽就是优选。

所以,就有了一则谣言,可以达到众口铄金的效果,可以撬动客单价几百万、上千万产品热销的效果。对于下半年的楼市,很难判断了。不管如何,稳字当头还得坚持,如果要检讨的化,为何出现那些不可以容忍的涨幅(一定幅度的涨幅是容忍的,毕竟成本摆在那里)。下半年,调控要做的,依然是如何让这条线比上半年更稳一些。因为,后面还有大量的供地、城市更新。这些的背后,还有“三区红利”叠加下的很多新使命,这些使命才刚刚上路。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