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扩大内需”、“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当下,疫情全球蔓延,外需面临不确定性,内需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逆周期调控的对象。过去,我们鼓励内需的做法,往往是“基建+房地产”双管齐下。现在,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6年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拉动消费,就要稳定就业。近期,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备受管理层的重视,“援企稳岗”的一揽子就业扶持政策也密集出台,比如对贡献80%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和民企,采取减税降费、减免社保、降低租金、财政补贴、不抽贷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同时,2月份以来,各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重点支持文旅等服务业,提振相关消费、缓解就业压力。

另外,近期全国各地城市的领导,都直播下馆子,打卡网红美食,提振消费信心。稳消费,就业是关键。首先,就业的人群已从农民工为主转向大学生为主。2019年,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毕业生分别为731万、493万,分别占新增就业的50%34%,比2010年上升了277个百分点。农民工新增就业仅241万,占比16%,比2010年下降了35个百分点。

从就业行业上来看,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教育培训、交运仓储、信息软件等生产和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的主要行业,占新增就业的60%-70%,制造业和建筑业占比仅30%-40%。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2014-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17.1%上升到22.4%,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人数占比,提升7.1个百分点。

就业和消费一体两面、相互决定。就业人群和领域的上述变化,决定了居民消费必然要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50.2%,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也是消费的大头。服务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力密集,低学历、低收入和高收入、高学历劳动力,在这些行业都很密集。因此,政策切入点,就是就业和消费相互促进。

这次疫情蔓延,首先是对供应端的冲击。比如大范围隔离,人群密集的生活服务业停业,生产和物流供应链降低循环;其次是对需求有影响。比如隔离叠加推迟复工复产,很多人收入降低或暂时没有了工作。现在,外需订单锐减,出口导向型的行业,受到巨大影响,而内需行业中需要进口外部原材料、零部件的企业,也受到影响。因此,促进就业和消费稳定,在扶持政策上,就应该着力于最广泛就业的行业,让供给和需求链条能循环畅通起来。

首先,针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运物流、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行业下滑严重的问题,建议扩大见效快的“消费券”发放力度和范围。截至到目前,只有零星几个省市(浙江、广东、河北、南京、长沙等)发放“消费券”。根据长江证券的统计,已确定的发放规模,仅可提振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0.04%。笔者认为,直接投放到消费者腰包的“消费券”,能迅速激活当期消费。消费激活了,相关服务行业供给端就带动起来了,打通供求循环,就业也起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个行业,解决就业量大面广。到2018年底,上述几个生活服务业就业人数1.63亿,占城镇就业人数的39%。而且,这些行业的需求较强,一旦有政策扶持,短时间内“补偿性”消费会迅速释放。其次,针对大学生为主的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卫生等社会管理等,建议今年相关国企、事业单位增加就业招聘。另外,今年财政赤字将增加,建议政府在决策咨询、公共卫生、新基建等方面增加社会采购。

再次,对于上下游就业和消费带动性较强的地产、汽车等。大规模刺激不可行,但结构性的扶持很有必要。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低成本的租赁住房(蓝领公寓、青年公寓),共有产权住房等,既有“补短板”的意义,又有降低新市民居住成本的意义。2018年以来,汽车销售下滑,特别是小排量汽车。疫情后,国家明确提出,“稳定和促进汽车的消费”。以改善城市管理为契机(比如大数据应用),建议调整汽车限购、上牌政策,增加摇号数量等。

最后,针对近期失业率有上升的迹象,以基本保障“兜底就业、促进消费”。要加强对失业人群的基本保障、以工代赈、发放保基本的消费券,防止大规模违约,形成对“就业-消费”链的冲击。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另外,当下复工复产过程中,物流配送、公共卫生、社区物业、防疫物资生产等行业就业需求大,建议政府强化跨领域、跨部门协作,解决就业市场“失灵”下的对接问题,以暂时就业缓冲疫情影响。

 

原创作者:李宇嘉

 

微信公众号:李宇嘉地产笔记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