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 “金融获取”的福利效应
 
  前几天看到一组数据,说“过去发财靠涨价”,如大家曾经热捧的股王茅台,主要是涨价的故事。2016年,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只有800多元,现已涨到1500元一瓶。过去十年,国内最为成功的财富模式无疑就是买房。2008年到现在,官方统计的全国商品新房的平均售价涨了一倍多,事实上大城市涨了2-3倍。专家说了,最本质的原因是货币超发,钱不值钱了!十年前,中国广义货币M2总量只有47万亿,而现在的货币总量已达到174万亿,货币总量就增加近3倍,这也是过去10年房价实际涨幅平均达到3倍以上的原因。
 
  善于、敢于借钱(或者叫杠杆)的人,都发财了。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居民贷款买房,还是企业杠杆收购,抑或是胆儿更大的,前几年搞P2P、第三方理财、交易性投资等等,都体会到了“钱生钱”之威力无穷。不过,笔者远在万里的西北农村老家,老百姓貌似与货币超发没有任何关系,不管货币政策宽与紧,他们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甚至,买种子化肥、起房子、小孩上大学,都要去借高利贷。古往今来,这一模式未有改观。
 
  这就涉及到金融的作用。陈志武教授《金融的逻辑》一书中谈到,“把未来收入往今天的消费转移”的金融工具,不仅能促进消费内需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增加个人一辈子的总体福利。因为,一个人年轻时最能花钱、最需要花钱、最有意愿花钱,同时也是精力最旺盛、最能赚钱(劳动力和资本最容易结合)的时候,但往往是一生中收入最低或不足以支撑花销的时候,或者因基础和起点不足,空有一腔热忱、一身干劲;等过了中年,最不需要花钱、也不能花钱时,偏偏是收入最高的时候。创业者和企业也一样,初创时最需要资金。因此,我们需要创新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年轻人、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产品。
 
  二若不讲信用,穷人和小企业无退路
 
  金融的魔力,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但往往,穷人、初次创业者、小企业等等,最难获得金融服务,“融资难、融资贵”在全球是共性。但是,2006年孟加拉国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证明了一个伟大道理,“穷人比富人更值得信任!”。这里的奥秘在于:一个人如果很穷,又不被别人信任,那他就真的无法生存下去了。一个企业也一样,本来信任度就低,若不讲信用,它也活不下去,特别是在这个信息透明的社会中;反过来,对一个富人来说,无论他怎样声名狼籍,毫无信用,只要他仍“富有”,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毫无信用的富人,完全靠混迹于各家银行,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借贷,毫无廉耻地过着豪华的生活,却被银行奉为座上宾。比如,近期闹得很凶的贾跃亭事件。
 
  
 
  当“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信用)的观念被所有银行接受,并奉为圣经时,所带来的最严重后果,还并非是银行沦为一个嫌贫爱富的机构,在“风险无忧”的床榻上“躺着赚钱”,而是富人(大企业)利用这种依赖,滋生道德风险、大而不倒,最后将坏账甩给银行,甚至将银行、财政拖垮。典型的就是历次金融危机中的楼市炒作、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华尔街,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
 
  尤努斯坚持认为,“信用”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一个人无论再穷,他都有权利被人信任。正是在这样的信念的支配下,自1976年开始,尤努斯从借贷27美元给42个赤贫农妇起步,推动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成为拥有近四百万借款者(96%为妇女)、1277个分行、12546个员工、贷款总额达40多亿美元的庞大银行网络,帮助数百万人口成功脱贫。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尤努斯规定的贷款原则:不用任何抵押,穷人也能贷款;乞丐也能借钱,还不用支付利息。这样宽松的借贷条件下,贷款偿还率却高达99.02%。
 
  三、什么是普惠金融?
 
  什么是普惠金融?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这个概念比较难理解,这里把它分成几个层次:
 
  首先,普惠金融不是财政而是金融,财政可以公益救助,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但金融是要盈利的;
 
  其次,既然是金融,就要按金融规则来。金融必须考虑成本和收益、商业可持续,这是限制性条件。如果成本高,承担不了,效益获得不了,没有商业可持续,这都不是金融的事。具有公共属性的普惠金融,要可持续,支持成千上万或上亿的穷人、小企业、创业者、涉农等,就必须要盈利。“公益向右、市场向左”,越是带有公益的东西,越要讲求收支平衡、可持续;越是市场化的,越要强调社会责任。
 
  再次,普惠对象是向真实需求的金融弱势群体,提供尊严的服务。有一句糙话,肥猪也哼哼,瘦猪也哼哼,谁都说没钱,谁都要金融服务,谁是真的可不一定。向他们提供这些金融服务的时候,一定有尊严的提供,而不是施舍的,不是像过去在扶贫界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最后,普惠金融不是产品,而是服务。普惠金融真正惠泽大众的,并非小额信贷,而是银行账户、支付便利、交易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金融业要从金融产品的制造商,提供商,销售商,变为金融服务提供者。
 
  四、银行要直面生存和发展危机
 
  1、没有普惠,我国金融“大而不强”
 
  我国金融确实很大。截止2017年,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在内,我国大概拥有4000家银行。银行实在不少了,但这只是我国强大的金融业的一个角。过去的十年是我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从近三年平均增速看,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专户、基金公司专户、券商资管等等,规模的年化增速分别达130%、123%、74%和51%,均在50%以上。基金公司、公募、信托、保险增速分别高达45%、23%、20%,增速也都远高于GDP增速和M2增速。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5年时不足5%,但截至2016年底,这一比重达到了8.4%,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比值的历史高位分别在7.7%和8.5%。从微观角度来,我国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利润比重达到57%,近几年非银金融机构利润占比在快速上升。
 
  
 
  俨然,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金融大国。但算不算是一个金融强国呢?笔者觉得不能完全算,因为要看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这才真正体现一个国家金融的广度和温度。如果金融资源过度集中在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房地产企业,过度集中在金融机构同业间、二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而大量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偏远地区却因为缺乏相应的金融服务,因为“融资难、融资贵”失去发展的机会,不能享受金融带来的福利,那么就很难说我们是一个金融强国。
 
  2、银行传统业务受到威胁
 
  看看我国的银行在干什么业务。我国从一穷二白起步,什么都短缺,必须要建设。因此,改革开放40年来,以国有控股为主的银行融资体系,一直采取依托大行业、大企业为核心的“双大”经营战略,也就是建设“修路架桥”、城市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等。40年后的今天,该建的都建好了,再建的话就过剩了。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项目少了。伴随投资拉动动能衰减,消费时代到来,银行过去依赖的传统大型基建项目明显减少,且持续产生的增量有限,房地产业也已发展到一定地步,城镇居民户均住房拥有已超过1.1套。2016年以来,新增零售贷款首次超过了对公贷款。
 
  其次,地方政府项目融资也少了。今年财政部出台了23号文,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共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商业银行传统的政府信用业务再次受到较大冲击。
 
  再次,互联网技术催生下,金融新生业态快速诞生与迭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强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和数据运用能力,使其快速介入与颠覆。像腾讯、阿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基于都在介入消费金融、理财金融行业。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提供人性化的金融服务,还是接地气的金融产品营销,抑或是基于流量和大消费闭环的吸储和揽客,互联网和消费时代叠加,对传统银行业务转型的冲击很大。近年来,在移动支付、直销银行上,传统商业银行已然退败下来,像恐龙一样“银行消失”绝不是危言耸听。
 
  
 
  
 
  3、银行正坐在“火山口”
 
  一直以来,银行过分追求效率、商业利益的天性,使得金融资源过分向强势领域、强势客户集中,城市对农村“虹吸”、大企业和国企对小企业、民企“虹吸”,县域积累的储蓄资源没能用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相当资金流入大城市、大产业、大客户,县域、“三农”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不同区域、社会领域分化严重。传统金融也相应表现出三大特征:一是身居闹市,等客上门;二是财富信用,锦上添花;三是行业高薪,唯利是先。这既严重影响社会公平,也反过来影响社会效率。
 
  现在,如果再靠大企业、大项目、国企和地方政府,结构调整机遇丢掉了,产业升级的感觉没找好,市场培育无法充分。当市场深度开放,面对新的经济形态和高质量发展考验就无法适应,无力承接大趋势有时是很残酷的。银行做“大”的业务已经习惯了,但大风险向我们投放了阴影,房地产有风险、地方政府有风险、产能过剩的制造业有风险。当风险叠加、一场危机一步步走来,毫不夸张地说,银行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黑天鹅背上狂欢。
 
 
  五、为什么要搞普惠金融?
 
  1、不能忽视这片蓝海
 
  被银行遗忘的角落,其实是一片蓝海。举世瞩目的十九大,重新定义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居民福利的大消费时代已到来;另外,互联网、新能源、高新技术正在成为增长新动力,创业创投风起云涌,“小人物”也可以有“大理想”;近20年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有形或无形的“点对点”实现了互联互通,基建、互联网、物流、有线电视形成的大网,不仅覆盖城乡14亿人口,而且将他们充分链接,产业供求的裂变效应。物流(电商进村)、有线和网落“村村通”、“互联网+”又开拓了广大农村居民的视界,他们是最大的洼地,也有充分的欲望享受城市化、工业化红利。新时代背景下,银行应该面向蓝海、面向大众、面向草根,必须要做出战略调整,让广大人民群众能获得金融服务,特别是,弱势群体能获得普惠金融。
 
  
 
  目前,小微、扶贫、双创、三农,这些金融获得能力相对弱势的领域,基本是没有被金融满足的领域,但这些不仅是国计民生,更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单看2500万户民营企业,其贡献可用“56789”形容,税收贡献超过50%,GDP、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超6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70%,城镇就业贡献超80%,新增就业贡献率达90%。他们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生力军”,更是经济的新引擎、新动能。但是,他们的金融可获得性是最低的、渠道是最少的、成本是最高的。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金融科技迅速迭代,银行笃定的“二八”定律正在被颠覆,未来的金融,必将是得草根者得天下。蹲的越深、跳的越高,金融是他们跳跃的助推器,也是金融机构蝶变的助推器。
 
  2、银行业务要更新
 
  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一直以大企业、城市为重点,难以在草根等普惠金融领域派上用场。但是,大数据和互联网、智能技术颠覆了这一认识。普惠金融战略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就是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由单一提供金融产品到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和认同,产生流量和交易,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互联网思维,运用好平台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数据资产经营能力,打造普惠金融新生态。首先是互联网思维,银行已搭建起科技支持的大平台,这些平台与电脑、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链接,接下来要树立“客户关系中心”,谁能吸引更多客户沉淀,谁能建立更广泛稳定的客户网,谁就能赢得大数据、大市场;其次是各方在平台上唱戏,各类用户、各种场景深入连接,多方融入、共享交互,集聚客群,生成流量,再把数据作为一种资产经营,创造更丰富内容,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产生更多流量,实现良性循环;最后就是大数据应用。积累了、交互了,然后就沉淀了,这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通过挖掘数据价值,能支持精准营销、产品创新优化、客户维护与价值创造,打造竞争优势。
 
  
 
  3、数据就是最好的风控
 
  过去,银行一直认为,小微、扶贫、双创、三农等,没有抵押物、没有信用数据,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风控无法保障,少数民企逃费债务、个人信用卡赖账、双创和三农脆弱等,也强化了这一认识。但是,网络全面“实名制”,叠加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创造出多维的、无穷的、集合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的芝麻信用大数据。由此,一直难以建立的社会信用体系,有望由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推动形成。行为放在大数据平台上,基于注册信息,过往交易、履约、支付、评价等个人海量痕迹,可相对准确地标定企业和个人信用水平。关键是,这些痕迹不仅有对手评价,有具体分值,还公开透明。凡有违约的,商家看得到,监管也看得到。
 
  比如,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征信机构,2015年起,其被允许进行个人征信准备工作;京东推出小白信用,根据用户在商城浏览、购买、支付等信息进行信用评价;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国内银行,利用海量消费融资数据、信用评价、融资能力,也介入租赁平台。目前,租房、出行、旅游、购物、生活消费等领域,都开始和互联网平台、银行等开展信用合作,“信用+”的红利即将到来。未来,用户信用达到一定分值,租车、住酒店不用交押金,网购可“先试后买”,办签证不用存款证明,甚至免签,贷款更快批复、利率更低,相亲有望告别婚骗。对普惠金融而言,大数据和互联网、智能技术提供了零售业务新的风控技术的条件。
 
 
 
  建行要革自己的命
 
  近期,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指出,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都已率先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已挂牌开始运营,主要为“三农”、小微企业服务。近日,作为首家上市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也是最大的住房贷款银行,见证了新中国从一清二白到欣欣向荣近70年建设历程,建设银行召开了全行视频会议,正式启动总行层面的普惠金融战略。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出,“举全行之力,全面推进普惠金融战略,将普惠金融打造为新时代背景下,建行应对市场新形势、新变化的战略支点。”
 
  1、从“双大”到“双小”
 
  我们都知道,像建行这样的大银行,一直依托大行业、大企业为核心的“双大”经营战略。“双大”有规模优势、信用优势、批发优势,银行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楼里,等着客户上门,就可以赚大钱。新时代背景下,面向蓝海、面向大众、面向草根,建设银行提出普惠金融战略行动计划,即“双小”战略。“双小”战略指小行业、小企业。小行业是指行业细分行业演进状态下的小行业,细分市场基础上的小行业,这是专业化精细化的结果,并非容量小的行业,并不代表小众市场,而是大众市场。小企业是指海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既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也有代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创新的,还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这些目前相对弱势的企业是没有被金融满足的领域,但这些是国计民生,是未来发展,田国立说,这里面商机巨大。
 
  
 
  2、坚持普惠的“打法”
 
  过去,“双大”战略下,银行的打法是用财务报表叠加税务数据,甚至是“总对总”方式营销和放贷,风险可控、规模效应(单位营销和员工的利润)非常显著。但是,如果将这套基本“坐在办公室营销”的打法用在小微企业、“双创”融资上,那是绝对不行的。单笔贷款小(没有规模效应),报表、流水、交易合同等无法确认真实度,甚至连无财务报表都没有,传统风控模式下,小微贷、小企业贷、创业贷等,被界定为“风险大”,也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贷款难和贵就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顺应他们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找到一种标准化、批量化、自动化的模式,也就是用普惠的打法做小微贷款,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比如,深圳是小微企业的天下,全市仅工商注册的小企业及小微企业就有100多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3万多家,占广东省科技小企业的60%。这样的城市,银行就应该按照普惠的打法来做贷款,比如建行的“云快贷”、平安银行的“新一贷”等,不像传统贷款一样,要求客户跑几趟,银行审批后在放款。基于需求特征和大数据,用普惠的打法,直接在网上、手机上就在线办好了。
 
  事实上,银行在深圳搞“双大”战略,空间确实有限、竞争也非常激烈。基于此,2014年建行深圳分行就尝试,看看能否借助金融科技、大数据应用、场景化服务,实现批量化“获客”,标准化、全线上审批。这样,既满足小微客户融资,还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一线工作人员职业发展机会。2015年到现在,基于“云快贷”的新打法,打通产业链资金供求嵌套的“交易云贷”、“线上平台云贷”,建行积累了近2万户普惠贷款客户,涵盖470多个衣食娱教等细分领域。尽管,这2万名客户短期对建行利润贡献,可能不及几家垄断性大企业来得多,但试想,小微企业客户数量多、行业全、随借随还,金融服务粘性大、可持续,后续增值服务贡献大。借助金融服务价值链(支付、结算、融资)和上中下游产业链,不断增加场景模式、大数据应用、集约管理,贡献是细水长流的,规模也能实现突变。
 
  2、银行革命和蝶变
 
  田国立讲到,新业态、新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很大,“消失的银行”绝非危言耸听;趋势有时很残酷,我们做“大”业务已习惯了,当大的风险向我们投放阴影,当一场危机正一步步走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能还在灰犀牛背上狂欢。因此,用“双小”连接和承接“双大”,用住房租赁连接和承接住房按揭,用金融科技连接和承接对公对私业务,这样无疑能够与原有优势形成融合,与外部市场形成链接,我们的竞争优势将形成差异性和综合性。
 
  对于像建行这样的国有大行,除了社会责任外,基于海量历史按揭贷款、网点和网银规模化积累的数据,企业对公贷款的经验,布局金融科技的实力,可以基于建行深圳分行的实践,依托“云快贷”的思路,“交易云贷”、“线上平台云贷”等产品创新,不断创新普惠打法,实现银行转型和模式蝶变。比如,大银行对大企业有贷款经历,可以掌握大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产业链,依托大企业信用,“资金-物资”在围绕大企业生产经营闭环的循环脉络,切入到大企业上下游普惠贷款,这样既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也能促进生产和流通,实现“企业-银行-社会”共赢,也就实现了从“双大”到“双小”的顺利对接和过渡。基于此,构建起全部行业的信息信用链和数据基础链,为普惠金融范围扩大打好基础。目前,建行深圳分行正在创新和开展这样业务,希望能有较大突破。
 
  笔者认为,一直在舒服地赚钱,建行能有这样的危机感、紧迫感,确实很难得,这不仅是落实中央部署的政治任务,服务社会民生的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更是建行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赢得未来市场的重要战略调整安排。同样,趋势不可阻挡,无论多大的企业,都必须要顺应趋势、集聚正能量,在百姓、社会、国家共赢发展中实现自身利润。当代社会,能否获得金融服务,这是亟待发展的任何领域都希望获得的,特别是普惠金融。近些年,房地产、影子金融太繁荣了,银行确实偏离了实体,现在若还不回归,共输结局、死路一条,所有银行都该觉醒。建行,作为第一家上市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有革自己命的魄力,确实值得赞赏,希望在普惠领域里闯出一片天地,实现蝶变。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