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从外地返回深圳的飞机上,一对英国夫妇咨询笔者,听说深圳很现代化,是不是比他们刚离开的印度孟买还要现代化。笔者答,深圳不仅比孟买现代化,甚至比伦敦还要现代化。确实,从看外表,伦敦的街道、机场、地铁很陈旧。再看深圳,摩天大楼、宽阔的街道、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满大街的高档轿车、互联网深入毛孔等。很难想象,深圳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但随即,笔者陷入沉思,究竟什么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恢弘的外观或许是一个方面,但绝非主要准绳。每次到西方,总有这样的感觉,即便是我们一个三线城市,外观上也不逊于西方大城市。但是,我们内心有不言自明的体会,尽管西方城市看起来很陈旧,但人家要比我们现代化。细致入微地观察,这种现代化绝非恢弘外观,而是愿意为细节而付出关怀。

上千万人凑到一个地方,住房和出行是大问题,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是否真正考虑百姓需要。这里,笔者谈谈交通。前两年,笔者赴日参加学术会议,见识了日本地铁之人性化。作为东京新都心,也是商业旺地的新宿,以159个地铁出口和日流量350万(吉尼斯纪录)称著,国营JR线、都营大江户线和私营线纵横交错于地下。事实上,东京任何地方距离地铁口步走不足5分钟。

数条地铁线在写字楼、商场、人流节点集中交汇,并在人口密集的区域设置出口,且连接地铁站和商场、写字楼的地下通道,布满了7-11、全家、罗森(LAWSON)等便利店以及寿司店、居酒屋等。这样,上下班的人群可先在这些食杂店方便地就餐、聚会,然后再搭乘地铁回家,分流路面交通压力。另外,日本的便利店还提供打印、ATM存取、寄快递和微波炉热饭等服务,还有免费的卫生间可用。这样,千千万万与出行相伴的需求,就被分散开来顺利地解决了。

我们公共交通设计,虽冠以“公共”,但庙堂之上的决策,不是对需求变化反应迟缓,就是抱着拉动地价、区域开发的“小九九”。很多地铁站,周围鸟不拉屎、黑灯瞎火,迎接你的是彪悍的黑摩的。即便是北京、上海,搭地铁远不能满足通勤和办事需求。上海最繁华的陆家嘴只有5个地铁口,仅国金中心地下与出入口相连;北京最繁华的金融街,中心地带竟无直达地铁站,最近的是阜成门站和复兴门站,你要到银监会和证监会,这两个站步行距离都在1000米左右。

或许原因在于,人口和功能密集的城区,地上空间格局已定,动迁成本太高,所以后来规划地铁时就绕道而行,但这恰恰反映规划之短期行为、非人本导向。殊不知,绕道而行将可用空间消耗殆尽,未来人口涌入时,腾挪空间没有了、动迁成本更高。据悉,未来还将有3亿人口涌入大城市,联合国预测75%将进入人口已密布的三大都市圈,我们拿什么来改善交通呢?

目前,日本家庭汽车保有率接近200%,平均每个家庭有2台汽车,但这个数据在东京却降到30%,而开车上班的不到6%。除开车不如地铁便利外,费用高是主要原因。东京居民多住在多摩、千叶等外围卫星城,按上班往返80-100公里算,每天耗油6-8升,油费在70元人民币左右。停车费更贵,自助停车每小时600-1500日元,一天停8小时折合人民币约300-700元。

在我国,汽车连同道路建设,成为拉动经济的手段,前几年曾数次降低购置税,以鼓励大家买车。近期,谈到国内消费难振时,有投行报告认为,汽车购置税到期是罪魁祸首。因此,整个交通导向上,汽车掌握着绝对的“路权”,首先保证3-4米宽的车道,不管是自行车道、人行道,甚至是盲道,很多是挤巴挤巴,看看哪儿能有点地方规划,安全是最后考虑的因素。

之前,笔者也谈到丹麦鼓励骑行,不管是辅助上坡,或停车等红绿灯的脚踩杠,或旺地建设自行车位等,都体现了考虑百姓需求的细节裁剪。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也投资数千万乃至上亿资金建设自行车桩,但整个交通以小轿车为导向,很难让决策深入需求考虑细节。只有当告别冰冷的钢筋水泥及背后的GDP,开始考虑人的需求时,城市才开始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