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522日,叶檀在微信公众号中,大篇幅地赞颂南京,并将南京称为“妥妥的新一线城市”,并从消费增长、小资符号、人才吸引,基础设施等几个角度,作证南京成为“准一线城市”,不是什么太出意外的事。笔者不这么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重工业红利的残余,那么多大学带来的年轻人口,六朝古都带来的老祖宗遗产,南京消费、信用卡活跃度、人才吸引等等可观不奇怪。

你对楼市依赖有多大,这是最好的试金石。楼市依赖大,说明传统产业式微,新产业跟不上,不得不依赖楼市。这波楼市调控的大潮下,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四限”一起上,泥沙俱下。调控大幕拉开没几个月,谁先撑不住?答案已出来了,就是南京。日前,南京再出楼市新政,非户籍硕士及以上和高级职称人才买房,不需纳税或社保缴纳证明了。除留住人才,变相松绑调控的意味很深。

抢人大战中,有十二朝古都、科教中心之称的南京已落下风。2006年开始,南京流入人口开始放缓。2009年流入人口(7.1万人)首次降至10万以下,2012年降至3.07万人,2013年仅流入2.68万人。2014年以来,南京流入人口近乎停滞,而同期杭州、成都、武汉和合肥人口流入都在10万以上。

人才流失更严重。江苏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5届的毕业生中,学历越高留下来的比例越低。2015年,48.4%的博士和58.1%的硕士毕业后离开江苏,大批高精尖人才流向一线城市,对于名校数量进入国内TOP5、地位上有“中华正朔之名”的南京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

人才跟着就业走,就业跟着产业走。人才用脚投票,反映出南京产业落后的现状。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作为国有工业重镇的南京,计划时期建立的传统电子、机械、化工、石油等四大产业趋于衰落,GDP分别被苏州、杭州、无锡、宁波超越,2000年的经济总量仅排全国大城市第16位。

本世纪以来,降低国资比例减包袱,引进外资,发展现代电子、通信、汽车等工业,南京赶上宁波和无锡,2010GDP排名提升到第11位。但工业包袱太重,人口老龄化,南京突飞猛进还靠工业投资,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从2000年的30%升至2012年的52%,而其他大城市仅30%

2012年以来,后扩大内需时期,产能过剩显现,南京工业投资锐减,占比降至2016年的32%。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异军突起,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从2012年的21.7%,升至2016年的33.3%2015年以来,南京工业总产值增幅在零上下,结束了过去5%-10%的高增长。

工业褪去,房地产填补。2015-2016年,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28%,近乎过去10年(2005-2014)的2倍。近年来,凡去过南京的人,都被其城市“大拆大建”所惊叹。古城变为现代化城市,资金投入全靠卖地、楼市火爆。20152016年,南京土地出让金分别位列全国第4和第1位。

国际咨询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统计,2016年全球150个城市中,南京以42.9%的水平排名房价涨幅第一位。无怪乎,南京妥妥坐稳楼市“四小龙”的牌主。事实上,随着上层对控制泡沫的强力要求,2016年以来,南京平均一个月就要出一个政策,累计出台的调控政策远比北京多。

无论限购、限贷,控地价、控商办,还是限房价,南京无所不为。土地熔断,“房价追杀令”(分段限制房价涨幅)等特色调控,都是南京发明的。问题是,当对于土地和楼市的依赖深入到“骨髓”时,就不太可能出“狠招”。于是,我们看到,“南京式”调控,就变成了挤牙膏。

出台的每一项调控政策,既要贯彻来自上面、要求调控的最高指示,保持政治上的绝对正确,又不可能割舍土地出让金,不可能掐断依靠楼市繁荣来维持已然孱弱但非常庞大的工业产值的脐带。于是,同时达到两个目标的政策就成了优选,土地熔断、限房价涨幅等等都如此。

对南京来说,维持楼市成交量是经济和城市运转的血液。南京对新房销售搞“摇号”,就是维持楼市成交量倒逼所致,上面要求调控,于是就要限房价。一旦限价,开发商不想低价买房,但地方政府受不了。于是乎,政府倒逼,有的开发商资金压力大,就产生了低价卖房的现象。对老百姓来说,第一次有如此大红利,谁都想买,就只能摇号了今年以来,随着调控落地和资金面紧缩,成交量大幅回落。4月份,南京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67.5%,再加上PPI环比回落,经济受不了了。于是,人才不限购这样的回旋政策新鲜出炉。照理说,留住人才,敞开口子入户是上策。

但是,庞大但孱弱的传统工业需要巨大的支出来维持,政府花钱的地方太多,公共支出短期不能突然增加,只能鼓励你来买房,入户的话还要积分和排队。这就是为何,近年来南京人才严重流失。问题是,没有人才,没有人口大量迁入,楼市靠什么呢?但短期决策的政府考虑不了那么多。事实上,很多二线城市与南京类似,随着调控深入,还会有城市受不了而变相松绑。

话题:



0

推荐

李宇嘉

李宇嘉

3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文章